黃顙魚[黃顙魚,汪蛟(浙江俗稱)]

黃顙魚[黃顙魚,汪蛟(浙江俗稱)]

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鮎形目,鱨科,黃顙魚屬。又名黃臘丁、嘎牙子、黃鰭魚、黃刺骨,廣布於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體長123-143mm,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多為小魚、水生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築巢習性。

基本信息

來源

本品為鮠科動物黃顙魚的肉或全體。

性味歸經

甘,平。

①《日用本草》:甘,平,有小毒。

②《東醫寶鑑》:性子,味甘,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鹹,平。

功能主治

利小便,消水腫,敷瘰癧。

①陶弘景:醒酒。

②《日用本草》:祛風。

③《綱目》:煮食消水腫,利小便;燒灰,治瘰癧久潰不收斂及諸惡瘡。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臟,發小兒痘疹。

形態特徵

體長約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體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不突出,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頜及口蓋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位,眼間距隆起。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後,上頜須1對,末端可延至胸鰭基部,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鰓孔大。全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背鰭Ⅰ,6~7,位於胸鰭的後上方與腹鰭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後緣有鋸齒。胸鰭Ⅰ7,硬棘前後緣均有鋸齒,前緣為36~47個,後緣為11~16個。臀鰭條21~25。脂鰭末端游離,較臀鰭短,並與之相對。尾鰭分叉。體呈黃色;背部黑褐色,體側有寬而長的黑色斷紋;腹部為淡黃色,尾鰭上下葉各有黑色的縱紋。生活於江河、湖泊中,白天棲於湖水底層,夜則浮於水面覓食。產卵期一般在4~5月間。

生產區域

分布長江、黃河、珠江及黑龍江等流域。

藥材性狀

本品體長約20cm,表面褐露,光滑,無鱗。全體灰黃色,背部較淺,腹部鮮黃色,體側有綠灰色的暗斑及灰褐色的切痕狀斑點。頭扁寬而秤坦。眼小,側上位,兩眼之間有一縱溝。頭部具四對須,上頜須長及胸鰭基部。背鰭兩個,第1背鰭具強大鋸齒形的硬棘,第2背鰭為脂鰭。胸鰭具1對強棘,棘的外緣有1對鋸齒,內側有強大鋸齒。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相關配伍

①治水氣浮腫:黃顙三尾,綠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爛,去魚食豆,以汁調商陸末一錢服。(《醫林集要》)

②治瘰癧不問破與未破:黃顙魚破開,入蓖麻子二、三十個在肚內,以綿縛定,於廁坑內放,冬三月,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淨,用黃泥固濟,文武火煨帶性,爛研末,香油調敷。(《普濟方》)

注意事項

1.《日用本草》:發風動氣,發瘡疥,病人尤忌食之。

2.《綱目》:反荊芥。

相關論述

1.陶弘景:醒酒。

2.《日用本草》:祛風。

3.《綱目》:煮食消水腫,利小便;燒灰,治瘰癧久潰不收斂及諸惡瘡。

4.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臟,發小兒痘疹。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